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重要讯息我会动态

海草床生态恢复保护实践与法治协同研讨会顺利召开,共绘海洋生态保护新蓝图

2025-09-12   浏览次数:56

3e4d932dd1f21ceea5affd9683267196.png

9月11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河北环保联合会共同主办的“海草床生态恢复保护实践与法治协同研讨会”在唐山市曹妃甸区正式拉开帷幕。来自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的百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海草床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与法治协同展开深入交流,为推动我国海草床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凝聚智慧力量。

上午9时,研讨会准时开幕。会议由河北环保联合会党支部书记郭电光主持,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出席会议的领导、嘉宾及会议背景,强调本次研讨会旨在推动海草床保护从技术修复迈向法治保障,凝聚多方力量为温带海域生态保护贡献智慧。

e113998369b0ca3fa558072f95467fbf.png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振刚在致辞中表示,海草床作为重要蓝碳生态系统,在固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基金会将持续发挥公益平台优势,支持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创新与法治建设,推动形成系统保护格局。

377a0e4c6a24729f5bd165baa7f7c0bb.png

曹妃甸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郭海军指出,曹妃甸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将海洋生态保护摆在突出位置。此次研讨会为探索海草床保护路径提供了契机,未来将从规划引领、科技支撑、监管执法、社会参与四方面发力,守护蓝色家园。

cfa28290e01e171e46cfcec5139df959.jpg

华北理工大学副校长许莹表示学校愿意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科研优势,在海草床生态监测、修复技术研发、政策法规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贡献华北理工智慧与力量。

7cc55630727bbabdbb8e8c612d040eca.jpg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孙京敏表示,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作为一所以生态环境教育为特色的本科院校,聚焦海洋生态保护与环境法治等方向,愿携手各方深化海草床退化机理与修复技术研究,健全法律法规体系,通过跨领域合作助力海洋生态治理现代化。

f08f6a26cf412d66631cc284d5f53692.jpg

随后,现场播放了精心制作的海草床保护宣传片,生动呈现了曹妃甸海草床的真实面貌,系统传递了海草床在净化水质、固碳释氧、维系渔业资源等方面的生态价值,帮助与会者快速建立对议题的统一认知,直观感受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61c37676fb7a9b9d9c7b8dd65e193ab6.jpg

开幕式后,研讨会进入主旨报告环节,三位业内专家围绕海草床保护修复实践、调查监测技术及蓝碳潜力展开深度分享。

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海洋地质调查所工程师王锴,以“曹妃甸海草床保护修复与海洋生物多样性恢复的协同成效”为题,详细介绍了曹妃甸海域通过人工种植、生境改善及生态监控等措施实现海草床生态修复的实践经验,以及在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系统稳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089b1a52463b70b30fe476b3261e4878.jpg

自然资源部秦皇岛海洋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屠建波,聚焦“曹妃甸海草床生态系统调查与监测”,系统讲解了海草床调查范围、监测周期及技术方法,包括遥感影像解译、水下摄像、样方采样等手段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科学方法评估海草床分布面积、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并深入分析了监测数据在生态保护决策、蓝碳储量估算中的实际应用,为精准开展修复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e2528fef7e22394111c9e0ae1b036289.jpg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研究员周毅分析了黄渤海海域鳗草等优势物种的分布特征与退化现状,结合监测数据评估了海草床在碳封存、水质净化等方面的生态价值,提出推动海草床保护从生态修复向碳汇计量、政策支持全链条发展的路径,为挖掘海草床“蓝碳”潜力提供了新思路。

ae375267d56aa7f7fc32dff1f9a0465e.jpg

报告结束后,天津南开曹妃甸友谊学校学生代表,现场宣读了《海草床保护倡议书》。倡议中呼吁社会各界从点滴做起,节约用水以减少海洋生态负担,拒绝白色污染为海洋生物守护洁净家园,积极行动争当环保宣传者,让“守护海草床”成为全民行动。

8a128a16e7ccfd8c30e63f463604c764.jpg

下午14时,研讨会聚焦“规划引领与法治保障”,开展主题分享与立法研讨,30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工作者参与深入交流。

石家庄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正润集团副总裁郝明亮,以“规划引领下的海草床保护实践与路径”为题,结合“十四五”“十五五” 规划编制经验,梳理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关于海草床等蓝碳生态系统的定位与成效,从环境规划视角提出“十五五”期间海草床保护与区域发展协调的具体路径,为政策落地提供了前瞻性建议。

a8f3b68df84f31dfd391304d4b6d99f6.jpg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岳卫峰,基于《秦皇岛市海岸线保护条例》《河北省港口污染防治条例》的立法实践,探讨了地方性法规在解决特定生态环境问题上的精准性,提出将海草床保护纳入立法议程的思路,为完善法治体系提供了实践参考。

9e0f65492d8ee9f56a1b7d4b3af40c72.jpg

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正高级工程师刘会欣,通过曹妃甸海草床修复等案例,阐述了河北在海洋生态修复与水质改善中的成效,强调仅靠项目化治理难以实现长效保护,必须依托法治手段,明确监管职责、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89405f71d76fe915c945e9a1404d2f7f.jpg

在随后的“海草床保护立法短板与完善路径”专题研讨中,唐山市曹妃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唐山市生态环境局曹妃甸区分局、唐山市曹妃甸区农业农村局、唐山海警局曹妃甸工作站等多部门代表,围绕“构建专门法规体系”“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机制”“细化执法协同与处罚标准”“推动蓝碳价值市场化”“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五大方向展开讨论。各单位结合职能与实践经验提出具体建议,通过跨部门对话凝聚共识,最终形成了系列立法建议,为完善海草床保护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

fc023308862e5c52f21f0e8d3fdec046.jpg

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海草床保护立法展开讨论,纷纷建言献策。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原总工程师王路光表示,此次会议使他深刻认识到海草床作为渤海湾重要生态屏障的突出价值。他指出,当前海洋保护法律体系中尚缺乏对海草床的专门规定,亟需推动相关立法完善。呼吁各界积极参与海草床保护行动,并将今天形成的专家意见系统整理后报送主管部门。

98717bd414d29317ae445dda8efa680a.jpg

唐山市人大原副主任、 唐山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协会会长魏文娜认为本次会议内容务实、方向明确。她建议将海草床保护纳入"十五五"规划,在唐山率先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要求。在立法条件尚未完全成熟前,可先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开展保护,同时强化多部门协同审批机制。她还强调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对海草床生态价值的认知。

a610370977bd267c892afba12aef61a4.jpg

中共河北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原纪工委书记、一级巡视员陈彦丰用“收获满满”总结参会感受。他指出,海草床生态修复是海洋生态建设的根本性工作,并提出三个重点方向:一是坚持保护优先,建立可持续的保护机制;二是统筹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三是切实做好会议成果转化,将专家建议系统整理后报送相关部门参考。

22d9a3d35eba1263b75508527c796239.jpg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振刚作总结发言。他首先高度评价了河北环保联合会本次研讨会的组织工作,指出会议主题鲜明、议程紧凑、内容务实,实现了跨部门、跨领域的深入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呼吁各方以此次研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协作联动,推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共同筑牢近海生态屏障,助力美丽中国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39d6ee7bfc3f78896f6ed66f10f53d2f.jpg

会议结束后,与会嘉宾前往首钢京唐指挥中心多模式全连续铸轧一体化生产线(MCCR)参观。在企业技术人员的讲解下,大家实地了解了首钢通过集成五大系统实现能源高效管理、实时监控及节能减排,近距离观察了先进环境监测系统在污染预防中的应用,直观感受了现代工业与环保技术的融合,为海草床保护与产业绿色转型的协同发展提供了跨界思路。

3f795a0607fb3e4f7b62eec84b8ed39c.jpg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系统总结了海草床保护修复的“河北经验”,更在法治协同层面凝聚了多方共识,为推动全国海草床生态保护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注入了新动力。未来,河北环保联合会将持续推动研讨会成果落地,携手社会各界共同守护“海底草原”,助力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